近日,基地首席专家陈支平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发表论文《明代家族社会转型及其观念变迁》。
论文指出,宋代是中国家族制度及家族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代的儒者为后世家族制度及家族社会的建构,设计出一种较为符合宋代社会现实的方案。到了明代,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变迁,家族制度及家族社会的建构朝着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的方向演变。明代以来民间家族在血缘传承上的变通与拟制,与宋儒设计的纯洁血缘传承的理念相去甚远。明代家族逐渐走出本家族的畛域,进入地方社会的竞争与协作的事务之中。经过一二百年社会实践的调试,明代家族形成了一个多种矛盾同时存在并且相互结合的“多元”结构。明代家族制度及家族组织的这一变迁,适应了明代社会变迁的整体趋势。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的家族制度及家族社会基本在明代的影响下运行。
家族社会是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关键。陈支平教授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研究,此前已出版《近五百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等相关专著,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