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一、厦门大学中华民族研究中心简介

厦门大学中华民族研究中心的前身为2020年11月成立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工作办公室审核,评审专家严格初审、复审,并报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批准,于2023年4月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任基地主任,陈支平为首席专家,董建辉为执行主任,陈博翼、刘翀为基地副主任。刘翀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研究方向与研究团队

基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服务党的民族工作为主要任务,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基地以我国东南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及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的地理区位优势,立足福建,涵盖台湾,面向海外,继承林惠祥、傅衣凌等学术前辈开创的学术传统,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注重以史料为依托,结合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古DNA分析等多种手段,整体性考察包括古百越族、南岛民族,今高山族、畲族、闽南人、客家人、华侨华人等在内的中国东南地区多民族人群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发展演变与深层机制,揭示东南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及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南岛语族的来源及其与中国南方多民族关系,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跨国网络与中华文化认同的传播扩散等,使学术研究成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基地建设依托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台湾研究院、南洋研究院、南海研究院、社会与人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等院系,采取与兄弟院校共建及设立实践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专兼职研究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一线工作人员等通力协作,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社会力量,搭建起多学科、跨专业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多民族、跨区域的实践教育团队,共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地设有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担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麻国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四部委铸牢基地秘书长陈建樾担任副主任。目前有学术委员11人。